欢迎访问潍坊新月心理咨询中心官网!
咨询范围

  情绪、心结、职场类: 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强迫症、自卑、自残、紧张、疑病症、脸红恐惧、余光恐惧、心脏病恐惧、艾滋病恐惧、考试紧张、失眠、神经衰弱、职场压力、工作怠倦、情绪低落、厌食暴食、老年心理、性心理等

  婚恋、情感、家庭、亲子类:婚姻危机、婚外情、出轨、夫妻关系、离婚、失恋、单亲家庭问题、婆媳关系、男人心理、女人心理、孩子学习、考试、性格、早恋、网瘾、厌学等

信息展示/Info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展示
有关社交障碍的若干问题
文章来源:新月心理咨询  击数:1508  文章更新时间:2011/9/20  

有关社交障碍的若干问题

(2010-05-03 22:02:37)
标签:

社交障碍

神经症

抑郁症

人际交往

教育

分类: 互动交流问答回复

1、我们需要与人交往

    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历不断累积沉淀成生活经验,遇的事多了,经验丰富了,再遇到事就不那么慌不那么怕,不再那么心里没底了。就好像若是我自己没有经历过抑郁,也就没有什么经验可供大家分享;若我只是三岁小孩,也没有太多“营养”可以让你吸取。我们都是经一事长一智,在不断地尝试中不断成长,在成功和挫败的经历中不断学习。所以,如果我们想让自己更聪明更智慧地生活,就不要逃避和抗拒生活当中的各种经历,不管那些事是否令人愉悦,都是让我们成长的一种途径。

    同时,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人类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的经验产生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产生学习,获得间接经验。”我们不仅可以在“实战训练”中历练,还可以通过“观摩交流”获取知识,接触的人多了,看的事多了,自己也会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就好像我每天看到别人的痛苦,会让我明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烦恼,不是老天待我不公就我一个人**惨**苦,从中学会感恩、惜福、知足常乐;每天听到别人的故事,那些今天过不去的坎明天过了,那些当时天就快塌下来的大麻烦过后风轻云淡告诉我解决了,我自己遇到难关就会想到也许和别人遇到过的情况一样,也许结果没有我想的那么严重……

    “三人行必有我师”,生活是**好的课堂,生活当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或是能给自己建设性建议的良师益友,或是给自己敲响警钟提醒自己勿重蹈覆辙的反面教材,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我们总能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所没有的。所以,不管我们遇到的人是不是可爱,对我们是有益还是有害,其实都应该心存感激这一场相遇。正是因为有别人在我们面前展示他们的优势或暴露他们的缺陷,才让我们有机会以人为镜不断丰富和修正自己。

    想让自己有所提升,那就看更多的书、去更多的地方,经更多的事、见更多的人。

    也许你会说你也很想多结识朋友,只是因为社交障碍而让你没法见更多的人。
    不,其实困难不在于“我见到别人”而是“别人见到我”;不是不想见到别人,是不想被人见到“这样的我”。
    害怕的不是别人在你面前失态,而是自己在别人面前表现不佳;不想见的不是别人,而是那个在别人面前“表现不够好”的自己。

2、神经症性质的社交障碍与抑郁症引发的社交障碍的不同之处

    神经症性质的社交障碍与抑郁症引发的社交障碍有所不同,看起来同样是回避社会交往,不与人接触,但“原因”和“表现”还是有所区别:

    因抑郁“兴趣丧失”所导致的回避行为,是缺乏与人交往的主观意愿,觉得没意思、没劲,不愿意搭理人,就想一个人待着“乐得清静”。被迫与人交往时表现出的是淡漠、迟钝,意兴阑珊、心不在焉,心如止水般沉寂,冷冰冰的没有活力。所以,解决的重点在于“兴趣”“意愿”,要觉得活着有意思、做事有兴趣,恢复了自身的“活力”,自然会恢复与人交往时的“热情”。

    社交恐惧“丧失”的不是兴趣而是“胆量”,回避的其实不是“他人”而是“自己”,想拒绝的其实是“难受”“出丑”的不良感受。被迫与人交往时的表现是紧张、焦虑、担心、害怕,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不够自然大方,不能轻松自在的与人交往。所以,解决之道不是像抑郁那样去培养出兴趣、寻找回乐趣,重新点燃对生活的激情,是要克服“恐惧”心理。

    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可能因为社交障碍而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社会功能受损严重。不管你是谁,说不见就不见,谁都别来烦我,我厌恶人类,厌恶整个世界……

    神经症性质的社交障碍,一般情况下还能坚持正常生活,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相对较轻。如果不是存在那种痛苦的感受,其实是不介意与人交往的,内心是渴望与人相处的;回避的往往是那些可见可不见的人,是那些对自身生存不构成直接威胁的情况,比如同学聚会、同事集体活动之类的,要是老板一个电话“到我办公室来”,腿肚子再怎么发软也还是会硬着头皮去见老板的。

3、变压力为动力

    回避与“重要人物”的会面所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比会面前后所引发负面感受更严重,这时候的回避“得不偿失”,这个时候,更大的恐惧战胜了较小的恐惧,更大的压力战胜了较小的压力,你会被自己“逼着”去见“应该”见的人、做“应该”做的事。

    这是因为,人们对于“损失”的重视要比同等的“收益”大得多,我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会让我们在抉择时倾向于首要考虑规避风险。即使没有人告诉你这样做对社交恐惧的缓解有帮助,你的求生本能也会促使你去见必须见的人,驱动你去做那些让你活下去的事。

    这时,让自己克服社交恐惧的动力来自更大的生存压力。而让自己**难以克服的恐惧,恰恰是那些可见可不见的人。或者说,当与人交往缺乏必要性、重要性,没有直接的威胁和压力时,动力也就不足了。
   
    那么,我们可以做的,也就是将这个面扩大一些,将“生存”扩大到“生活”,将“应该”“必须”辐射到“可以”“能够”,由“逼迫”转为“鼓励”。

    不仅是关乎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关键性人物出现时不回避;不仅是在更大的压力之下、更严重的危险面前,被迫去见必须见的人、做应该做的事——同时在那些不构成生存威胁但有益身心健康、有助于生活品质提升,在那些“回避不会带来直接损害但做了可能有所收益”的方面更多的鼓励自己尝试、鼓励自己主动参与,更多去接触一些“可见可不见”的人,与更多并非“必须”“应该”但“可以”“能够”交往的人相处。

    这一方面是慢慢将自己的“动力系统”做调整,不让“压力”成为主要的动力能源;另一方面也是辅助训练自己的负性思维向正性思维的转换。

    当你的动力来源和注意力集中在“不做会有什么危害”“如果不见会造成什么损失”的时候,你所预见的都是“危险”,所引发的情绪自然是紧张、焦虑、恐惧、不安,有所行为是为了避免危险而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是一种消极的应战;当你的动力来源和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反面,更多关注正面信息,比如“多认识一个人多一个朋友”,“我今天参加了活动,有进步啊!”,情绪会比较轻松、愉悦,而积极主动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对于其他方面也有所促动。

4、克服社交障碍要关注的不是恐惧情绪而是回避行为

    总而言之,克服恐惧的方法就是“置身于恐惧之中”,缓解社交恐惧的方法就是放弃回避行为——因为情绪很难受主观意志的影响,不是想不紧张就不紧张、想不害怕就不害怕,所以调整的重点放在行为方面——不管情绪感受是什么,也不管自己的表现和会面的结果好不好,只关注自己是否放弃、回避了正常社会交往,只关注自己是否在做自己想做的、该做的事情。如果这个人是自己愿意见的、应该见的,那就去见,不放弃、不逃避。要克服的不是“害怕与人交往”,而是“因为害怕所以回避”。

    引用《走出抑郁的泥潭》当中的一段话:“回避行为不仅是社交障碍的结果,也是促使社交障碍持续和加重的原因。战胜恐惧的方法就是将自己置身于恐惧之中,不能因为不适感和达不到自己的标准,没有愉快、成功的体验便回避社会交往。越是回避,社交经验越不足,社交障碍越得不到改善。”要达到的目标不是“不害怕”,而是“不回避”。  

    其实,应对措施也就是“顺应自然,为所当为”这八个字,没什么可再多说的,只在于个人的实践。接下来想继续探讨的,是为什么会对社交产生恐惧,为什么害怕与人打交道,为什么与人交往时会紧张不自然?

5、完整接纳自己,也就不会因为害怕在他人眼中贬值而回避接触

    社交障碍的形成,与对“不被人接纳、不被人认可”的恐惧有关,而这种恐惧又与自我评判标准有关。“别人不喜欢我、对我印象不好会让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当与他人的关系威胁到自我存在的意义时,自然会启动防御攻势,避免接触,避免自我“贬值”。

    那么,决定自身价值的砝码就是外人的评价吗?这就好像“只要人民币汇率升值就可以改善美国贸易状况”的国际笑话一样了,美国贸易顺差是由其他货币有没有升值来决定的?反过来说,如果你自身有一套独立完整的自我评价系统,有自己对自己的完整接纳与充分认可,怎会因他人的评价“升值”或“贬值”?

    如何克服,很简单,正确看待自己、完整接纳自己,无条件爱你自己。有关“无条件的爱”,另外展开一个篇章单独论述,这里先接着往下说。
    
    我们不是不想见到别人,是不想让人见到自己,是不想让人见到那个自己不能接受的自己,那个面红耳赤、结巴口吃、反应迟钝、表情呆滞、紧张不安、畏手畏脚、不够自然大方的我。我无法接受让别人发现我的这一面,无法忍受自己是这个样子暴露在外人面前,因为我自己只喜欢那个处于巅峰状态的、那个自信的、被人赞许和欣赏的我,我只想见到那个优秀的出色的我,也只想让人看到那个让人点头不让人摇头的我——我只想让人看到我想让人看到的这个我,我不想让人见到我也不想见到的那个我;我只想让人看到我自己接纳、认同的“优质我”,不想让人看到我自己不接纳、不认同的“逊色我”。

    可是我又没办法掩藏起那个我自己不喜欢所以认为别人也肯定不喜欢的我,那个我是存在于我整体当中的一部分,关不住也赶不跑,不管我多么不想TA被人发现还是会跑出来被人看到。所以,干脆,整个人都不让你见,这样我就不怕被你发现我那“丑陋”的一面了。

    那么,你什么时候能够接受那个不自信的、表现糟糕的自己,何时爱上每一个时刻的自己,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不管TA光彩夺目还是黯然失色,不管TA优秀还是平庸,不管TA讨人喜欢还是不被人看好,不管TA处于何种状态什么情境下作出何种表现有什么反应,都像爱那个**好的自己一样,不加区分没有偏袒的同样喜爱——什么时候完整接纳自己,爱自己的每一个侧面,对自己的爱不讲前提条件;什么时候“待见”这个状态不好、表现不佳的自己,也就不会再害怕被人看到这个“拿不出手”的自己。

6、为什么害怕与人交往,与人交往紧张时该如何处理?

    为什么害怕与人打交道,为什么与人交往时紧张?有的是“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曾经受到过伤害,对人性悲观失望失去信任。就好像曾经被一个男人抛弃由此认定“世界上没一个好男人”而不再与异性接触建立亲密关系;又比如小时候遭受虐待,极度缺乏安全感,看谁都像“施暴者”,对人缺乏信任,不敢与人接触,以避免再次受到伤害。这还是要从根源性的创伤事件入手,重建对人性的乐观、对这个世界的信心。一旦相信自己是安全的,确认周围的环境是安全的,安全感替代了恐惧感,也就不会再如惊弓之鸟般躲闪藏匿。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在不良环境中、恶劣条件下长大的,不是所有对社交心存恐惧的人都曾经长期被人批判、否定、排斥、孤立、拒绝、遗弃,都受到严重的生活创伤事件的影响。正常的人际冲突和摩擦自然难以避免,但还谈不上“重创”,并不是外界给予心灵一击猛击,至今还心有余悸,不敢再轻易信任他人,不敢再对外开放内心世界。更多的社交障碍,不是害怕他人给予自己严重的伤害,对自己构成威胁,而是害怕自己给别人留下糟糕的印象,在别人面前“丢人现眼”;害怕的不是他人会侵犯自己,是自己的表现让别人觉得不满意。

    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预设了“与人交往时应该这样表现”的标准,紧张就来自于担心自己无法达到这个标准,像考试前担心自己会考砸了一样忐忑不安。所以,很多朋友都在追寻一个答案:“
处于紧张状态时该如何处理与人交往的问题”

    这个答案是:处理的办法就是不处理。

    日常生活当中的人际交往原本是像我们信笔涂鸦、胡写乱画,只要没“出格”怎么都行;你拿来一套“标准化试题”摆在面前,每次都要对自己的表现评分,处于“迎战、应试”的状态,不紧张才怪。
    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就像你在洗澡时哼歌一样,好不好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开心你乐意;你非要让自己在卫生间跟在星光大道上一样,洗澡的时候瞎哼哼还得唱出帕瓦罗蒂的范儿来,按考音乐学院的标准去衡量自己,成天这么端着,累不死你。

    与人交往时感觉自己表现不自然、应对不恰当,就是因为你想“表现自然”“处理得当”,想要“达标”,像上战场上考场一样处于紧张状态,难以放松。所以,要处理的正是你想处理好的念头。

    若是没有“应该如何与人交往”的前提,没有“与人交往应如何表现”的标准,又何来“紧张时该如何与人交往”的问题呢?真正困扰我们的,是我们没有达到这个标准,还是我们在不该设置标杆的地方卡上一根横杆限制了自己?

    所以,“紧张时该如何与人交往”?把“如何”去掉就行了——不需要考虑“如何”交往,只要留意“有无”交往。只要不因情绪状态回避正常社会交往,那怎样表现都是“对”的,如何反应都是“好”的。

7、你到底是在见人还是在见己?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对社交“规划”出那么多条条框框,设置种种标准,时刻检验自己的表现是否令人满意,时刻觉察自己的状态是否不合要求?唉,因为我们把社交也当作自我检验的舞台了。

    前段时间在网站上转载了两篇关于“聚焦过程”的文章http://muwan810.banzhu.net/article/muwan810-43-1275060.html,让我关注的是文章**后的那段例子:“John决定要和人约会……他只是对他人和如何进行约会产生了兴趣。他完全不为那些拒绝和失败困扰,因为他感兴趣的只是他人和过程……”这段段几句话,几乎就是对如何克服社交障碍的**简明扼要又**切中核心的答复。

    John完全不为那些拒绝和失败困扰,因为他感兴趣的只是他人和过程,这也是社会交往的本质,对人发生兴趣,与人打交道,和人建立关系。可是到了神经症患者这里,感兴趣的、关注的对象,不是他人,只是自己,满脑子充斥着“我要如何表现?”“会不会表现不佳?”——既不是对社交活动本身感兴趣,也不是对交往对象感兴趣,只是对自己在社交活动中的表现感兴趣。看起来是在与人交往,但实际上只是在和自己“打交道”而已。

    让我们在与人际交往中感觉到困难,这种妨碍正常社交活动的“障碍”,就是对自我的过度关注,老想着自己没想着别人(不是指自我中心,更多是指一种注意力的集中指向)。

    与人交往是听别人说话、看别人如何表现,是关注他人;怎么成了听自己怎么说、看自己如何表现,成了关注自己?那还约会什么,在家照镜子不就行了。“出去与人约会,到底是见别人还是见自己?”时常问问自己,提醒自己的注意力该放在哪些地方,时刻检查一下是不是又在“我见我”呢?

    既然以前都是“我见我”,打着与人交往的旗号自己和自己约会去了,那么,现在回复到原本的状态,见人就是去见别人而不是见那个别人面前的自己。

    如果说过去一直把自己当“演员”,那现在就把自己当“观众”去欣赏别人的表演,更多去关注他人的表现而不是自己的表现;注意力放到观察他人而非检阅自己,把视线从自身转向他人,真正去“见到”他人而不是只盯着自己。与人交往时,把每个人都当作“老师”当“营养液”而不是“评论员”“裁判员”,让每一次交流、每一场相会都成为自己学习的机会而非“登台表演”“进场考试”的时候。

    与人交往的时候,就像跑步那样,去体验其中轻松、畅快的感受,而不是体验跑的时候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腿酸脚痛的感觉。跑的舒服的时候,就好像是双腿在自动地交替奔跑;与人交往也是,一切都是在自然进行。要用心体验的,是其中的美妙和自在,是那些带给自己愉悦与满足的部分,而不是那些疲惫的、痛苦的部分啊。

    如果要做强化训练,可以每天做一道补充填空题:“今天与人交往很愉快,因为________”

    因为某某笑起来的样子很好看,因为某某说话的声音很好听,因为今天听到的谈话对我很有启发,因为这样漫无目的的闲聊很随意,因为我坐的沙发很舒服,因为在户外空气很新鲜,因为……这个原因自己随便找,先从交往本身带给你的愉悦感受当中去查询。

    去关注他人,感受人际交往中他人带给你的愉悦;同时也看看,即使别人有一些不是十分完美的表现,你对此的评价是否很糟糕、感受是否有那么在意?别人是不是都表现得尽善尽美呢?你会因为对方在表达时有些不完美的地方而对他有什么批判和否定吗?

 

 

    按照惯例,这篇文章的来源也不是木碗给哪一位朋友的某一封回信,是在许多回信当中综合整理成一篇的。放在这里与大家分享的话题必然是“普遍现象”而非“特殊情况”,所以,如果你看到某个问题或某段回复很眼熟,由此可知,并不是你一个人存在这样的疑虑,也不是你一个人遇到这样的困难,有很多朋友遇到同样的问题。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始链接,谢谢合作!

友情链接links

潍坊心理医生 潍坊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