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潍坊新月心理咨询中心官网!
咨询范围

  情绪、心结、职场类: 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强迫症、自卑、自残、紧张、疑病症、脸红恐惧、余光恐惧、心脏病恐惧、艾滋病恐惧、考试紧张、失眠、神经衰弱、职场压力、工作怠倦、情绪低落、厌食暴食、老年心理、性心理等

  婚恋、情感、家庭、亲子类:婚姻危机、婚外情、出轨、夫妻关系、离婚、失恋、单亲家庭问题、婆媳关系、男人心理、女人心理、孩子学习、考试、性格、早恋、网瘾、厌学等

信息展示/Info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展示
为什么富有的人也孤独?
文章来源:xiaojuzi  击数:1333  文章更新时间:2009/11/11  
 
 
 
 
 
内向是对内向者的保护? 外向是对外向者的嘉奖?
为什么有许多内向者,富有爱心、乐于助人,却一直陷于孤独;而有些霸道,也从不畏惧向人索取的外向者却有很多朋友?
我是内向性格,从来不去要求别人,也很难拒绝别人,长大后,我觉得还是朋友少些感觉更自在,因为即使拥有那些关系,我也是处于被利用的一方,而基本不会去利用别人,为了自我平衡,所以我选择了减少交友,减少亲戚往来。感觉这样更加舒服。
我家外向的人很多,我觉得他们的烦恼之一就是人情债务,今天你送我几百元,明天我再还你几百元,感觉这么折腾有什么意思,在我看来不拖不欠**好。
而且也许是我自己不要求,也许是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本来也不多,所以我对向我进行索取的人感到本能的排斥,譬如那些亲戚。也一直不想要小孩,感觉也是一种来自他人的索取,而我基本只是奉献,所以感觉没有乐趣和向往。
我一直是个孤独的人,从大二开始,想改变这个性格,并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
到了大三下半年,这个努力收到成效,交往的朋友多了起来,差不多每天都能收到5个以上电话,看楼的大爷经常气喘吁吁地爬上4楼找我,大喊:“武志红,有你的电话!”
那时交往的女孩也多了起来,结果甚至被人称为“花花公子”。
并且,性格似乎也变了,以前郑重认真的我,仿佛一夜之间变得特别爱开玩笑。原来只能在某几个人面前比较幽默,那时突然变得对所有人都很幽默。
不过,这种状况只持续了不到半年,我又恢复了老样子。免不了要回忆并反省这半年是怎么回事,一直以为的答案是,变成那样子,就不是我自己了,我还是做自己比较舒服。
但去年,在上海学精神分析期间,找一个心理老师给我做治疗,突然领悟到一点:内向是对我这个内向者的保护。
详细说来,是我发现自己有一个特点:被索取时不懂得拒绝,该索取时却说不出口,并且根本就不想索取。
这样一来,每多建立一个关系,对我而言,整体上意味着损失。那么,为了自我保护,我**好少建立一些关系。
也就是说,我大二之前那么多年的内向,其实是对我自己的保护,但我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仅仅认为内向是一个糟糕的东西,是一个必须改变的东西,于是我去追求外向。这个追求的确成功了,但我只是多掌握了一些社交技巧,并没有懂得在付出与索取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结果,朋友是多了许多倍,但付出也是多了许多倍,这令我很累,于是我又恢复了老样子。
明白了这一点后,我再审视自己过去32年的人生,发现其实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许许多多人想与我接近,因我一直是那种愿意聆听、陪伴并理解对方的人。但是,我自己总是缺乏与太多人交往的渴求,我总能有意无意地找到一些理由,让与许多人的联系逐渐淡下来,**终断掉。
譬如,大三那一年,我认识的那么多人,现在几乎都没有联系了。
对外向者,我们为什么甘愿付出?
内向是对内向者的保护者。当我形成这个初步结论后,审视了一下身边认识的人,发现的确有许多内向者,看上去非常富有爱心,非常乐于助人,大家很乐意和他们交往,但他们却一直陷于孤独中。
我一个朋友说,她的爸爸为人非常友善,许多人喜欢他,他却整天在家里待着不出门。她很焦虑,渴望他能多交往一些朋友,那样老年会更幸福。她威逼利诱,用尽了各种方法,爸爸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孤独。
相反,她的妈妈有些霸道,喜欢对人颐指气使,该索取的时候毫不犹豫,但她的朋友很多,每天都有许多节目。
如果说,内向是对她内向的爸爸的保护,那么,外向就是对她外向的妈妈的嘉奖。
我这个朋友也有点喜欢对人颐指气使,所以她和妈妈一样,朋友也不少。听了我这番观点,我另一个朋友说,对她来说,的确如此,她有一个明确的意识:如果一个关系中,一旦她的付出多于收获,她就会结束这个关系,“不过,这种事很少发生。”
的确如此,她的朋友多得不得了,无论她去哪里,都会有朋友或同事接她送她好好招待她,并且大家多是真心喜欢她。
为什么,面对外向者,我们甘愿被索取?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也是内向者为什么不内向的答案,但这个答案,回答起来有点复杂。
只付出不索取,这是某些人变成内向者的一个常见的原因,除此以外,内向的形成还有其他许多种可能。譬如,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就是一个极端内向者,他的**个朋友是他的太太,而在认识太太前的20多年时间中,他居然一个朋友都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罗杰斯说,这是因为他的父母自视太高,一直对他说,外面的那些孩子多是坏孩子,不要和他们搅到一起。
这句话藏着两个意思:你待在家中就是好孩子;你交朋友就是坏孩子。每个孩子都渴望成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所以罗杰斯主动陷入了孤独。
追求“好”而远离“坏”,或者说,追求“善”而远离“恶”,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关键问题在于,什么是“好”,什么又是“坏”?对于年轻的罗杰斯,孤独是好,不孤独是坏,但对于其他人,**初的对好与坏的认识是怎么形成的呢?
爱内向的父母,自己变成外向者
在这个问题上,我赞同作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的解释:所谓的好与坏,或善与恶,首先是在关系中产生并在关系中展现的。**简单的说法是,如果你某些时候被人接受,你就会感觉,这时候的你是好的;如果你某些时候不被人接受,你就会感觉,这时候的你是坏的。
为什么习惯索取的外向者受欢迎?这个解释可以回答。因为,外向者主动和你交往,而且看起来喜欢和你交往,这证明了你是“好”的。极其外向的人,极其有感染力,所谓的感染力,我想就是一个信息的传递——“我喜欢你们,所以你们是好的。”
所以,一个悖论是,越孤独的人,可能越喜欢那种习惯索取的外向者。越孤独,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越低,但外向者强有力地敲开了他的保护壳,这种强有力的努力,会让内向者感受到,他是有价值的,他是好的。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许多家庭有这样一个结构——父母中一个内向一个外向,而孩子则像父母中的某个人。这种像,未必是认同,甚至恰恰是相反,内向的孩子更爱外向的父母,外向的孩子更爱内向的父母。仿佛是,外向的父母越喜欢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越容易成为内向者;内向的父母越喜欢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越容易成为外向者。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外向的父母会向孩子索取,孩子要保留这份爱,就会变成外向父母所需要的习惯付出的内向者,内向的父母会向孩子奉献,孩子要保留这份爱,就会变成内向父母所需要的习惯索取的外向者。
有人爱我,我就是好的;没人爱我,我就是坏的
我前面提到的那位把“收获多于付出”当成人际交往哲学的朋友,她的父亲非常内向。对于这样的父亲,要想和他交往——也即要获得他的爱,索取胜于付出,甚至必须要强有力的索取,才能打开他厚厚的壳,从而和他建立一个深厚的关系。看起来,小时候是她主动在向爸爸索取,其实这是爸爸的渴望,他渴望有人能知道,他多么需要关系,多么需要走出孤独。
同理,一个很内向的朋友,她与妈妈的关系更紧密,妈妈习惯在生活上照料她的一切,但从情感上向她索取。这位妈妈极其外向,于是对女儿的情感索取也相当厉害。妈妈这么需要她,这种需要是她的自我价值感的一个重要来源,她为了延续这种自我价值感,于是发展成了一个情感上习惯付出的内向者。
外向者让我们觉得自己更有价值,于是我们更喜欢外向者。然而,为什么我们中的许多人是内向者呢?
这一点,从一个内向的成年人的现实关系中是很难找到答案的,这要回溯到他的童年去。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孩子3岁前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和妈妈的关系模式,决定这个孩子的人格。这个孩子**初的“好”与“坏”的观念,就从这个关系中发展出来的。套用我前面用过的句式,就是,如果妈妈某些时候对他好,这个孩子就会认为这些时候的自己是“好我”;如果妈妈某些时候对他不好,这个孩子就会认为那些时候的自己是“坏我”。
并且,如果妈妈对他的好的时候居多,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整体上是“好我”,但有一些“坏我”,他能接受“坏我”的存在。相反,假若妈妈对他的不好的时候居多,那么,这个孩子的真实感觉就会很糟糕,他觉得自己“坏我”太多了,他不能接受这种感受,于是,他会使用一些自我保护方式,把“坏我”压抑到潜意识中去。**常用的方式是将“坏我”投射到别人的头上。
我自己认为,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与妈妈的关系固然重要,与父亲和其他重要亲人的关系也很重要。并且,这些关系都有类似作用,如果亲人某些情况下给予爱与认可,孩子就会觉得这些情况下的自己是“好我”,如果亲人某些情况下拒绝给予爱与认可,甚至主动伤害孩子,孩子就会觉得这些情况下的自己是“坏我”。
那么,假若在与亲人的关系中,一个孩子**初是通过奉献而获得亲人的爱与认可的,那么他就会认为,“奉献的我”是“好我”,并从此以后会一直追求对别人奉献。
同时,如果他在尝试索取时,亲人与他疏远了,甚至批评他惩罚他,那么他就会认为,“索取的我”是“坏我”,从此以后会不习惯索取,甚至彻底抵制索取,以此保证自己获得更多的爱与认可。
外向的索取者常藏着很深的内疚
譬如杨丽娟的父亲杨勤冀,他是一种极端的情感付出者,这可以在他和女儿的关系中看到。同时,他也是一个极端的拒绝索取者,当他去**好的朋友家去做客时,他总是蹲在地下,不肯坐在座位上,并且从不肯喝朋友递来的哪怕一杯白开水。我推测,他和女儿的关系模式,其实也是他和妻子、他和母亲等重要女性的关系模式,即他主要付出,而她们主要索取。他这样做,是因为他在追求“好我”的感觉,他惧怕一旦索取,那就是“坏我”,而那意味着被惩罚,譬如在童年时得不到妈妈的爱。
当然,这只是内向者之所以内向的一个常见情形。内向的形成,还有许多种原因,例如罗杰斯,他的“好我”是待在家里,而“坏我”是和小伙伴们“搅在一起”。
我的“好我”是孤独,是奉献,而我不习惯索取,也是因为我潜意识深处将索取时的我视为“坏我”,这也自有我自己特殊的原因。
任何一个关系中,都有保持付出与索取的平衡。所以,一个主要习惯付出的人,势必要和一个习惯索取的人在一起,关系才能平衡。反过来也一样,一个习惯索取的人,更倾向于和习惯付出的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并且,付出一定会有情感上的价值感,而索取一定会有内疚。于是,内向者容易清高,而外向者则容易成为被谴责的靶子。
这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点。经常,我和极其外向的人聊到深处,都会发现他们内心深处有一个非常封闭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封闭程度,和他们的外向程度成正比。
这个地方,封闭着什么呢?答案是,更深层次的“坏我”。
不必拒绝付出,而要学会索取
外向者首先是在家中形成的外向,他们学会了向父母某一方进行索取。但这种索取,其实也是在满足内向的父母的需求。内向的父母,尽管习惯孤独,但一样渴望关系,尤其渴望与所爱的孩子建立深度关系。既然他们习惯了付出,那么他们所爱的孩子只好学会索取,如此一来这个关系才能保持平衡。
然而,索取总会导致内疚的,索取太多,内疚就会很重。不管一个关系多么亲密,索取都会导致内疚,如果这个内疚无法处理——即索取者无法给予付出方回报,那么也会让一个人形成“坏我”。
一般意义上的“坏我”,与关系的另一方是否给自己爱与认可有关,而这个意义上的“坏我”,更加本质一些。
也因为这个原因,其实人们更乐意付出,而并不乐意索取。假若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向我们索取,我们会更加乐意付出。因此,美国政客马修斯才在他著名的厚黑学著作《硬球》中说,一个优秀的政客必须学会索取,而且是理直气壮的索取。
假若我们想建立真正和谐的关系,我们就要学会在需要付出的时候给予丰沛的付出,在需要索取的时候进行坦然的索取。
假若你是一个只懂得付出的内向者,那你需要知道,你的确是委屈的,因为你付出多于索取。但你也是在害人,因为你的付出,其实会给别人带来更深层次的伤害。
假若你是一个只懂得索取的外向者,那你需要知道,你的确是受欢迎的,的确有许多人需要你用索取敲开他们厚厚的盔甲。同时,你也需要去审视一下,你的内心深处是否有着一个无比隐秘的地方,那个地方,锁着深深的内疚。
前天,我从香港出差回来,因为丢了手机的SIM卡,许多人找了我两天却一直找不到,于是,重新补办SIM卡后不久,无数信息涌来,其中有好几件事情是找我帮忙。结果,在我**焦虑的、必须写周六心理专栏的时刻,我很忙碌地为别人的事情忙了大半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我在锲而不舍地寻找有《三国志5》(一种电子游戏)的光盘,我找到了十来种我曾玩过的电子游戏的光盘,但就是找不到《三国志5》的,我很焦虑,并在焦虑中醒来。
醒来的那一刹那,联系到内向与外向、付出与索取的话题,我立即明白,和以前一样,我又想通过沉溺于电子游戏的方式,来逃避别人对我的索取了。
明白了这一点,我知道,《三国志5》的光盘并不需要找到,我不需要重新沉溺到电子游戏中以逃避付出,也不需要拒绝别人对我的索取,前天那些事,是必须要做的。我真正需要的,不是拒绝,而是索取。
这正如海灵格在他的著作《谁在我家》中所揭示的道理,付出与接受,是关系发展的两个要素,丰沛的付出和坦然的接受,会推动一个关系发展。我们既不能只付出

友情链接links

潍坊心理医生 潍坊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