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爱情保鲜秘诀:人格上独立,情感上依赖
“雄鹰般的女人”“人类高质量男性”......这些最近流行的网络热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今社会中人们对于两性独立自主的追求。不少人认为,只有独立、摆脱对他人的依赖,才能够成功。相比之下,那些喜欢通过撒娇来找人帮忙办事的女生,或是遇到问题不靠自己解决的男生,则常常被贴上“幼稚,不够成熟”或“妈宝”的标签。



在心理学中,这种在遇到问题时完全依赖他人帮忙解决的求助方式被称为依赖导向的求助,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被冠以丢人之名。然而,这种求助方式当真如此消极吗?最新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答案。



01
依赖导向的求助 vs 自主导向的求助


根据求助方式对帮助关系的不同影响,心理学家Nadler (2002) 将其分为依赖导向的求助(dependency-oriented help-seeking)和自主导向的求助 (autonomy-oriented help-seeking)。



依赖导向的求助,指求助者向施助者索取问题的直接解决方案,依赖他人来解决问题。而自主导向的求助,则是指求助者通过向施助者索取知识和技能,使自己在未来能独立解决问题。



怎么理解呢?想象一下,你正在完成一项你从未接触过、比较有难度的工作,而你的伴侣正好在这一方面比较有经验,于是你决定向伴侣寻求帮助。



你可能会对伴侣说:“这太难了,你可以告诉我,我需要通过哪些途径找到解决方案吗?我想自己试试看。”这是自主导向的求助。但如果你说:“这太难了,你可以帮我列出方案或者帮我解决吗?”,这就属于典型的依赖导向的求助了。



02
什么影响了我们求助的方式?


(一)自我构念(self-construal)√



自我构念是指个体看待自身和他人之间关系的方式, 分为独立型自我构念 (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 和相依型自我构念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Markus & Kitayama, 1991)。



独立型自我构念的个体倾向于展示其个人欲望、偏好、属性和能力,他们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不容易受他人影响。在寻求帮助时,他们更倾向于采取自主导向的求助方式。



相依型自我构念的个体为了更好地融入群体,总是倾向于与他人保持一致,其价值观或行为方式容易受他人的影响。相应地,这部分个体更偏好使用依赖导向的求助方式。



(二)调节焦点(regulatory focus)√



个体为达到特定目标而努力改变或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被称为自我调节 (Geers et al., 2005)。Higgins (1997) 指出,人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两种自我调节倾向:促进焦点(promotion focus)和防御焦点(prevention focus)。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两者关注的需求不同。促进焦点的人关注发展需求,即看重成长和进步;防御焦点的人关注安全需求,重视保护和风险。



第二,两者追求的状态不同。促进焦点的人追求最优状态,努力趋近“理想”自我;防御焦点的人追求稳妥状态,避免自己没能成为“应该”自我。



第三,两者关注的结果不同。促进焦点的人渴望成就,关注事情有无积极结果;防御焦点的人警惕风险,关注事情有无消极结果 (毛畅果, 2017)。





两种调节焦点的主要区别


在遇到困难时,促进焦点的个体希望努力发展自己、掌控自己选择的结果,因此会更多地选择不寻求帮助或学习一些对应技能,以激励自己前进;而防御焦点的个体希望能够承担更少的风险,因此会更多地选择向可靠的专家寻求帮助或相信群体做出的决定,以降低自己犯错的可能。研究也表明,促进焦点的个体更常使用自主导向的求助,而防御焦点的个体则更多地使用依赖导向的求助 (Komissarouk & Nadler, 2014)。



(三)性别×



提到“依赖”,性别似乎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虽然我们并不鼓励男女对立,也坚决反对性别歧视,但不得不承认,关于依赖的性别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



在传统的性别角色认知中,男性往往被期待是果敢、有能力和独立的,女性被认为更适合处于依赖地位。实证研究也表明,相比于男性,人们更有可能将女性的求助行为归因于她的性格被动和能力不足,并因此认为依赖导向的帮助更适合回应女性的请求 (Chernyak-Hai et al., 2017)。



然而,Teng等人 (2024) 的研究却发现:实际上,男性和女性在某些求偶策略使用上的差异并不显著。与我们的刻板印象不同,依赖导向的求助作为一种浪漫关系中的策略是男女通用的。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可能向伴侣展现出依赖的一面。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男性和女性会在家务劳动中(如,清洗一个烧焦的锅)建立以依赖为导向的帮助关系(尤其是在性别刻板印象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在这些活动中,男性会比女性发出更多依赖导向的求助,而女性也会比男性提供更多依赖性质的帮助。



根据先前的理论和研究,关于依赖的性别刻板印象或许可以算作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障碍。而如果我们抛开性别偏见,便不难解锁依赖中的爱意密码。



03
依赖导向的求助:通往爱意的秘径


依赖导向的求助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示弱行为。求助者在表明自己“无能”的同时,也加剧了双方关系地位的不平等。可是Teng等人 (2024) 却发现,在亲密关系中合理地使用依赖导向的求助,反而能让求助者在伴侣眼中更加具有浪漫吸引力。这是为什么呢?



求助者:释放浪漫兴趣



在亲密关系中,伴侣双方能否感受到彼此之间的依赖,对于关系中的承诺和关系的成功至关重要。事实上,依赖代表了某种“我愿意把自己的生活分享给你”的信任感,那些能够产生相互依赖的属性或行为可以被视为浪漫兴趣的信号。



许多证据都支持“浪漫兴趣可以与依赖性交织在一起”的观点。例如,渴望与某人亲密接触的个体通常会使用自我表露作为一种策略来增加吸引力 (Birnbaum et al., 2017)。究其原因在于,自我表露在一定程度上给倾听者展示了自己的脆弱,让他人感觉到自己是被依赖的,从而传递浪漫兴趣。



因此,在浪漫关系尚未建立时,以依赖为导向的求助可以增强帮助关系中求助者对施助者的依赖,求助者以此释放出浪漫信号,从而有助于浪漫关系的形成。



然而,如果你不得不向已经有伴侣的异性发出依赖导向的求助,切记小心谨慎。



在Teng等人的研究中,他们让有伴侣的参与者想象:在聚会上,一名与自己同性别的人正在向自己的伴侣请求帮助。结果表明,相比于自主导向的求助,如果那个人要求参与者的伴侣提供依赖导向的帮助,参与者会更有可能将其感知为第三者。换句话说,这个求助者会被认为是在故意吸引或追求他人的伴侣。



施助者:“互惠的喜欢”



从施助者的角度来看,来自潜在伴侣的依赖信号也可以促进浪漫关系的形成。



社会交换模型 (Worthy et al., 1969) 指出,人们容易被那些为他们提供更有益结果的人所吸引。而浪漫兴趣暗含了求助者与施助者建立亲密关系的愿望,可以被施助者视为对自己给予帮助的奖励。“女为悦己者容”,说的就是这种“互惠的喜欢”: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现出喜欢和兴趣的人。



还记得刚刚提到的自我表露吗?同样地,研究发现:相比于较少进行自我表露的人,进行更多自我表露的人更容易受到别人的喜欢 (Collins & Miller, 1994)。这或许并不难理解:想象一下,如果你穿越到了《甄嬛传》的后宫中,你是会更喜欢天天给你讲自己又吃了什么小点心的淳贵人,还是更喜欢默不作声、眼神复杂的安陵容呢?



04
如何恰到好处地表达依赖


作为一种两性通用的策略,虽然依赖导向的求助可以帮助我们积极地吸引异性,但我们也需要注意依赖的正确打开方式:识别时机、深度沟通。



识别时机



Teng等人 (2024) 的研究关注的是浪漫关系启动阶段(即两人尚未形成稳固的亲密关系时),在相对琐碎的日常任务(如购买书架、制定旅行路线等)中依赖导向的求助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效应能否推广到已经建立的恋爱关系中(尤其是在面对重要决策时),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证据。



此外,在吸引心仪的对象时,我们也需要注意把控好脆弱与独立的度。



深度沟通



如果你希望与心仪的对象建立亲密关系,用依赖导向的求助作为契机来促进两人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在求助过程中,你可以诚实地向对方表达你的需求和遇到的难题,展现自己的脆弱面。一方面,暴露自己的不足不仅是对对方的信任,也是真实自我的展露。另一方面,这种真诚有助于鼓励对方同样开放心扉,从而促进双方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由此,双方会分享更多的个人感受、兴趣爱好等生活日常,从而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



潍坊情感心理咨询结语



依赖导向的求助不仅是一种示弱,更是我们表达爱和传递信任的手段。在浪漫关系中,适时地对依恋对象运用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增加我们自身的浪漫吸引力,也有助于我们与伴侣建立更亲近、更稳定的浪漫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