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实力
魏岩峰
详细说明


潍坊新月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咨询师:魏岩峰 (兼职)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69年03月08日 


文化程度:本科 
职务:唯爱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专业资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证书编号:091121010040060420 


个人说明
人生格言是:心有多远,路就有多长……
人生梦想是:成为一颗爱的火种,温暖每一颗受伤的心灵。

擅长解决的问题:
焦虑症//外遇//复婚//心理疲劳//失婚婚姻关系冷漠//情绪调节//内心冲突//职业规划//人生规划//职业技能//职场女性


个人文章选摘:


  阻碍我们能量的禁止令之一“不要当自己”
作者:唯爱魏岩峰


万物皆有自己的生命和色彩,人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失去他原有的色彩,就会面目皆非。也就不是他自己了。那么今天我就介绍许宜铭老师的第二个禁止令——不要当自己。

不要当自己,听着就不自在。然而在生命中,我却处处而为之。当我发现这个禁止令时,我真的好心疼自己。

“不要当自己”的产生,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父母管教严厉,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思想品格,都会给定许多条条框框,不准东、不准西,一切按照他们的指令行事和做人;另一种有些人并不是父母被期待的来到这个世上,比如父母想生女孩,却偏偏生了男孩。通常在潜意识中存在“不要当自己”指令的人,无论表面表现得多么和风细雨,他的内心都会充满叛逆,具有双重性格,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魔鬼。源于他潜意识中压抑太多属于自己的需求与欲望,压抑愈多,反弹愈大便是这个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何谓合格父母?我想大多在混淆合格与不合格的概念。父母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然后按照自己的思维去要求和设计孩子的一切。所以每当孩子展现自己的时候,他们不会正视你的需求和欲望,他们会认为只有符合他们自己的设计才是正确的、合理的。他们会用自己理想中孩子应该表现的样子来评判你、要求你、说服你。如果你符合他们心目中对你的期待,就会给你许多赞美和鼓励;如果你不符合他们心目中理想小孩的模样,就会给你责罚和批判。在这样一次次互动模式过程中,这个“不要当自己”的禁止令就会渐渐地进入你的生命,为了得到父母的夸奖和认可,你愈来愈远离真正的自己,而成为父母所期待的样子。

这个禁止令对我们的影响是:每当你真是的情感和需求浮现时,心里会有很深的恐惧感同时出现,你会觉得如果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别人一定会变得不再喜欢你,而破坏了你与对方之间原本的和谐、自在的关系。于是,在你生命中,你会渐渐懂得迎合、讨好别人。

当然,也有一些人因为感觉这样刻意压抑自己实在痛苦,而选择将自己反动到另一个极端:“只要我喜欢,没什么不可以”变成一个不在乎别人感受的人。其实,用心理学解释这两种极端的内在根源源自于同等的伤害。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一个超级自我自大的人,也是一个超级自卑的人。这种自信是那种强加训练与扩充出来的自信,而不是真正的自信。

一个真正自信的人,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不需要和任何人比较,不需要倚靠别人的肯定和赞许来维持和满足自己内在的需求;也不会因为别人的冷眼和贬损而减少自我价值感;他会很中肯的接受赞美和批评,也不会自高自大置若罔闻。

真正的自信,来源于对自我的了解与接纳。而这些了解与接纳是靠不断自我探索、挖掘、成长和自我治疗的过程。当你揭开潜意识的神秘面纱,认清自己,一切美好的生命品质便会如花儿绽放,会滋养你整个生命旅程,使你更加蓬勃而有力量。

 
阻碍自我能量展现的禁止令之二“不要存在” 
作者:唯爱魏岩峰

**近拜读许宜铭先生的《重塑心灵》,受益匪浅。以至想把它分享给那些在自我成长道路上苦苦挣扎、徘徊、迷茫的人,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无论你来自于什么样的家庭和教育背景,冥冥中都会发现有一些意念在驱动自己或在限制自己,而今天我要说的就是限制我们的这些心思意念的来源与对我们人生的影响。许先生把它称为“禁止令”。禁止令形成的原因,是小时候我们从内在发出的自然需求、欲望或感情时,却受到父母长辈们的禁止,常常陷入一种不自由、被束缚的状态,就在那个时刻起,禁止令开始扎根于我们幼小、单纯的心灵世界,刻入脑海,牵绊我们的整个生命之中。

我们大约在三到五岁开始接受禁止令,**初是父母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而形成的,而后来又受到父母言、行以及情感的影响导致。首先我介绍禁止令之一“不要存在”。

“不要存在”一般来自孩童时期被体罚、羞辱、忽视的经历;尤其在他人面前遭受到羞辱时,会恨不得有个地洞可以钻下,希望自己消失。甚至有的父母曾经骂孩子说:“你干脆死了算了!养你这个没用的东西!”父母亲用冷漠、不关心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会使你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你的存在对父母无足轻重、丝毫感受不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宝贵和重要。于是,这个“不要存在”的禁止令就开始植入你的潜意识,扎根在你的生命中。当潜意识里有不要存在这个禁止令时,是造成那些自杀的人的罪魁祸首。通常在与他人互动中,总是觉得自己无足轻重,会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团体中,会害怕成为别人的负担;每当做错事情而影响他人时,内心极度自责和不安,会时时放不下这些负面情绪,这样的人在一些重要场合习惯甘于人后。

当然,也有一些内心反动力量特别强的人,为了要抗拒这种害怕别人不重视和不爱自己的宿命或避开那种令人无法忍受的自我批判,会将自己震荡到另一个极端而凸显自己的重要。他们会告诉自己:“我是**棒的!”“我是**好的、**有价值的!”他们会处处表现出自己很行、和能干的一面,并把自己塑造成无敌金刚、好像什么事都难不倒他的样子。很用力、很辛苦的活着,希望所有人都看到他的存在。

凡是反动力量将一个原本处在负面状态震荡到看似正面的状态时,这样的人往往会使周遭的人感到十分压迫和不自在。其实,真正的自信与因为内在的反动而表现出的极端自信是截然不同的;一个在自然的环境中被爱、被滋润、被尊重、被细心照顾的孩子,内在会有很高的自我价值感,他不会给周遭的人带来压力和不舒服,他会懂得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而不是哗众取宠、控制、操纵或支配别人。

亲爱的朋友,当您看到这里,您是否发现自己也被这个“不要存在”的禁止令所困呢!?

 
 
阻碍自我能量展现的禁止令之三“不要存在”  
 
 
一、渴望多方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


这种心态大多来自女性,尤其在婚恋情感中极为常见,习惯幻想什么事自己不必说清楚,对方理应明白自己的心意;习惯沉浸在自己的思维里,不能自拔,如果·对方没有满足自己的期待,就会引起情绪波动,失落、怨恨、自怨自艾、致使矛盾与冲突,甚至会把此现象看做对方不解风情,与自己不是一路人等等;殊不知男女存在着思维差异,他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怎会猜到你的心意呢!?如果你有什么需求和期待,就请直接告诉对方为好,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影响正常的良性情感。


二、假想敌


这种心态的人起源比较复杂,也许是来自人际关系的不安全感;也许来自低价值感;也许来自人际关系中的隐性控制欲等等;习惯用自己的主观臆想和片面思维论断对方的言语行为模式。通常自认为不是自己期待的样子就是不合理的(潜意识控制的削弱与丧失),自己就会很不舒服,容易造成·自己情绪大地震,气愤、厌恶等情绪,内心与对方开始疏远对立(树敌成功);如果产生过激言语或行为,也会显露人格特质中存在的攻击性特质。


三、我对你错


对待任何一件事,只要与自己不同,就是不对的。不会换位思考,不懂变通。殊不知人与人的差异很大,思维言语行为都是来自于不同的信念价值,教育、原有的经验和习惯等等;从人性上来讲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不同而已;这种偏执的心态,也往往取决于狭窄的思维局限。


四、托付心态


这种心态的人不仅是情绪的奴隶,也是生活命运的奴隶。习惯怨天尤人,抱怨沮丧,好似世事与己无关,快乐与痛苦都是他人使然;是你使我不快乐;是你使我痛苦;是你那样才使我这样等等·;一切都习惯由他人来负责,而自己无力或放弃做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