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父母应如何与青少年相处?
背景故事:
有毒的训练营


近期,又频繁的看到了被送去封闭式训练营/学校的“叛逆”青少年出事的新闻,一名江西的14岁少女疑遭训练营教官侵犯后跳楼身亡;河南14岁女生被“素质学校”教官体罚致昏迷。

 

自从,豫章书院事件以来,似乎这样的“学校/训练营”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地迅速的发展了起来,毕竟“市场”上对此是有需求的,很多对孩子的教育感到无能为力的家长,都很愿意把孩子送去这样的学校。



并且,这类学校一般都会重点宣传一些这样的信息:学校会教会孩子学会“感恩”,会通过军事化的管理“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并且有部分学校还配有“心理老师”给学生做心理辅导工作,会帮助家长把孩子塑造成家长理想中好孩子的样子。

 

这样的话术,无疑会吸引到很多对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的家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孩子送去。对于这部分家长而言,会想着毕竟是学校,孩子在学校里再坏能坏到哪儿去,也就很容易轻信学校的话术,把自己无法管教的孩子送去学校/训练营。



但是,从学校回来之后的孩子,似乎也并非能如家长预期那般,成为听话的“好孩子”,有些孩子在培训回到家后,整个人都变得傻乎乎的了,对父母的话惟命是从,虽然听话但人也傻了,有些则会像是“着了魔”一般行为举止变得怪异,比如容易愤怒、被激惹,更有甚者孩子会丧生于学校。

 

我们虽然能够看到部分有关的报道,但是这也似乎并不阻止仍有家长愿意去尝试这样的“赌博”。







我为什么会称这种行为为“赌博”呢?我想下面的几点信息可以让你略知一二吧。



1、 这类学校/训练营基本上都是没有办学资质的



一个有办学资质的学校会拥有《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消防许可证》。如果没有相关证件,就可以进行举报,轻则学员会被遣散,被要求补办整改;重则会被直接关停。

 

而报道中提到的这些学校/训练营,几乎是没有办学许可的,以江西的那个训练营为例:经营该训练营的公司,其营业许可的经营范围是户外拓展活动与策划、亲子活动教育咨询与服务等的咨询、服务。就记者从该县教育局获取的消息称,该特训营所营业务不属于教育局的管理范围。

 

在此基础上对孩子开展“培训”活动,其经营的合法性存在疑点。而这与宣传上的家长们理解的“训练学校”更是相差甚远,这也是焦虑且着急的家长们很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很容易让家长们低估这种学校的风险。

 

2、 对于训练教官/相关老师的资质也是存疑的



在“专业学校/训练营“的名义之下,家长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过多地去追问的。但据知情人介绍,就近期江西出事的那家训练营,主要是暑期招收学员,是短期性的活动,很多教官就是从社会上临时招募过来的,人员素质和相关培训都不会太严格。可想而知,发生这样的悲剧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3、全封闭式的“训练”



在训练活动开展期间,是完全杜绝家长探望的,同时孩子想要和家长通电话也是被拒绝的,这也就意味着“训练营”与外部社会完全的隔离。这样的设置是否合理、合法,是否涉及人身监禁等问题,作为家长、或是一般群众等对于法律条文没有清晰认识的人而言,也是很难做出相应的判断。



相关信息参考:看看新闻Knews——《五问封闭式训练营乱象 严监管如何有效落实?》

在如此多的不确定的因素之下,为了孩子好,为了让孩子听话一些,为了让孩子能够懂事一些,就把孩子送入训练营的家长,不就是在“赌”孩子能够“变好”的概率吗?








追问:
为何家长们会将孩子
送去训练营/特训学校呢?

很大的可能性就来源于这一类家长几乎都已经尝试过各种自己能想到的方法,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却屡次失败,才会寄希望于这种“学校/训练营”吧。而其中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在于,很多的家长缺乏跟孩子有效的沟通方式,因而无法很好地教育孩子。

 

一般会表现为:不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尤其是不良行为的成因,而直接采取一些强制/命令的手段去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以带有强烈情绪的用语批评、指责孩子,进而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抗,就算家长讲得有道理,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甚至偏要反着干。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有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如打骂孩子,虽然是已经“传承”了好几代人的“教育”手段了,但是毕竟时代背景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一些过去曾经有效的方法,或许也是有“时效性”的,对于这个时代的孩子是否还有效就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另外,随着教育的改革,也出现了更多经历过验证的新教育方法,这些方法或许更适用于当代的孩子教育。






怎样才算好父母:
了解青少年的特征


青少年的培养,尤其是处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或许是最令父母头疼的了。知己知彼,才能制定有效的方法,那么不妨可以先对他们有个整体上的认识和了解。

 

首先我们可以去了解一下,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的一些特征:



青少年时期是从11~19岁这段期间,个体的人在这个时间段之内,都会经历自己身体外形上的变化、内脏机能的成熟、性成熟三个方面的变化。



伴随着个体身体层面上的迅速成长,其心理的发展则是处于半成熟半幼稚,既想独立又会有依赖的一个错综复杂的阶段,因而这个时期的个体往往会产生出各种各样的矛盾的感受。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提到,在这个时期中,人的主要心理发展任务之一就是确立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的扩散,这也就意味着孩子要去进行关于自我的探索,会想要更多地去探寻自己,去认识到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等。



如果这一阶段的任务无法较好的完成,也会有更大的几率影响到一个人的后续发展。

 

另外,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身体上的迅速成长,身体上的成长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了“成年人”,并希望能从他人那里获得与成年人相同的待遇。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仍旧使用对低龄孩子的方式去和自己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教育的时候,效果可能就不会很好,甚至适得其反。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也尚浅,在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这个时候就更多地需要我们的家长去予以引导和教育了。







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而言,他们的所求可以简要地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于自尊的需要



也就意味着要让孩子体验到自己是有能力能够胜任某些事情的,另一方面要让他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尤其是能符合社会规范的、社会所期待的价值,能够给人带来自己是重要的、受人尊重的感觉,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2、 自我探索的需要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期待着周围的人,尤其是养育者把自己作为“成年人”看待,能够自己去为自己做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一些事情,这是属于他对于自我的追求的一种表现。另外,这种对自我的追求还可以表现为,对自身外貌的关注,以及对于同伴关系的寻求等。

 

3、 被接纳的需要



这个时期的孩子情绪的波动会变得十分的强烈,除了有来自于思维上转变的原因,例如更愿意去表达自我以及自我的感受以外。



还有部分原因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整体上的激素水平伴随着身体上的极速成长都处于一个激增的状态,因此在情绪情感的表达上也会呈现出一种十分有冲击感、力量感的形式,主要可能表现为易情绪激动等。这个时候如果能够给到他们接纳,就能够帮助他们能够相对平稳地度过这一个变化激烈的时期。










如何成为好父母:
需要尊重、理解、接纳孩子


对青少年时期的孩子有了基本的认识以后,就可以针对于对他们的认识,使用相应的方法去教育/培养孩子了。

 

1、 针对于孩子自尊的需要,可以跟孩子之间设置合适的边界感



边界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一道无形的屏障,能够保证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种对彼此而言都相对舒适的社交距离,既能够保持相互之间的友好互动,又能够彼此不被打扰。



亲子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边界感的。有边界感的父母能够很明确地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受到尊重的,而不是像一个“所有品”,能够被轻易的控制和玩弄。同时,给孩子设立适当的边界感,对父母来说也是十分有利的,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而且还能够为自己减轻不小的负担。

 

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父母这一社会角色也仅仅是自己个人生活中的一个小部分,作为孩子父母的同时,还会是我们家长自己父母的孩子,是公司的员工,是某些人群的朋友。而很多人,在成为了父母之后,就被这个“称号”给限制了,忽视了自己的其他身份,全职妈妈与社会的脱节,有很大部分的原因也来源于此。



因而,给孩子设立一个合适的边界,不但有助于给到孩子所需要的自尊,也可以帮助父母找回自己的其他身份,找回真实的自己。至于边界感应该如何去设立,很大程度上需要由关系双方共同商讨决定,因人而异。在此,也就不具体说明了。





 

2、 针对于孩子自我探索的需要,可以适度地选择放手



放手并不意味着对孩子不管不顾,而是可以将某些事情做决定的权利交给孩子。适度的放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价值观以及好奇心,这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说,针对于金钱,可以以生活费+奖励的形式发放,孩子到手的钱交给他自行管理,不必过多地询问花销细节,但是要明确告诉孩子钱的有限性,这也有助于孩子金钱观的培养。

 

当然具体问题也还得具体分析,这仅仅只是一个方向性的叙述。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本身金钱观上就已经出现了问题的孩子而言,这种方法可能并不适用。

 

可以将一些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比如对自己房间管理的权利,自己的房间由孩子自己打扫卫生、整理;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学习用品;自行选择课外活动;甚至于家长如果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的话,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决定自己的科目/学校/专业,去决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可以从小事开始,循序渐进地放手,让亲子双方都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也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因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损失。



而在孩子做选择的时候,家长需要做的可能更多的是去帮助孩子获取信息,供孩子参考。当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是看法,让孩子作为参考,但决策权仍然交给孩子。



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体验到“成人”般的“掌控感”“责任感”,也会从切身层面体会到来自于家长的信任,同时也能满足其对于自我探索的需求,可谓是一举三得。这对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非常有帮助的。





  

3、 针对于孩子被接纳的需要,可以选择更多地去陪伴、去倾听,而不是去单纯的说教



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犯了错,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批评孩子,去给他讲道理,但是孩子就是听不进去,有的时候不但不听,反而还会发火和家长大吵一架等,令家长们也是头疼不已,同时也十分的疑惑,为什么他/她总是听不进去呢?



或许原因就在于,在孩子的眼中,你关注的是道理,而并非孩子本人。

 

当一个人被情绪所淹没的时候,他是很难听到外界的声音的,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如此。



指责、打骂更多地会引发信息接受者的愤怒、烦躁的情绪,而说教则会引起不耐烦的情绪,由这些情绪人们就会下意识地想要采取反抗或是逃跑的行动,而非去听取你所要传达的信息。这就是孩子们老是不听话的原因之一了,因为被情绪所淹没的孩子可能真的听不到。

 

李玫瑾教授在一档节目中说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也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了矛盾,父亲因工作常年在外,母亲对孩子的管教也逐渐失效。



但是,在李教授的引导下,父亲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选择了请假回归家庭,开始陪孩子打球,也就一两个月的陪伴,孩子切身感受到了来自于父母的关心和爱,也就愿意与父母敞开心扉交谈了,彼此之间的矛盾也就逐渐化解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潍坊青少年心理咨询对此这么说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程是情感在前,约束在后。如果遇上孩子出现问题无法管教的情况,首先要做的是弥补情感关系的联结。”



陪孩子玩儿,比如说一起运动、出去游玩、甚至是一起打游戏,都能够让孩子切身体会到来自于父母的关心以及理解,同时这也是一种身心能够同时获得爱的满足的一种方式。

 

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能够让孩子将在此期间的感受与行动产生联结,在心里形成情感烙印。有了这样的烙印之后,孩子再次看到这个人的时候,也就会更容易浮现出亲切、友好、温暖的画面,也就自然而然地更容易亲近这个人,当然也就能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听这个人所说的话了。

 

当然,上述的这些方法在使用条件方面也是有一定限制的。如果一个孩子在青春期以前就已经养成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的情况下,可能处理起来就不会这么简单了。对此,可能需要特别注意一下。

 

我想能够较好的运用以上几种方法的家长,应该就能够和孩子一同度过一个相对平稳的青春期吧。并且,我相信能做到这几点的家长在大部分的孩子的眼中都会是一个好家长的形象吧。